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崂山茶做“小而美”是死路一条,05年前的君山银针就是例子

时间:2022-12-23 15:07:00 | 浏览:1089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讲了讲崂山茶发展到现在遇到的一些困难。就是《问政青岛》节目里说的那点事——崂山茶全国排名一降再降的问题。我这篇文章全网一共几个有4万多点击量,几百条评论,我都一一看了,我在文章里说了:崂山茶整个行业要生存下去,必须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讲了讲崂山茶发展到现在遇到的一些困难。就是《问政青岛》节目里说的那点事——崂山茶全国排名一降再降的问题。

我这篇文章全网一共几个有4万多点击量,几百条评论,我都一一看了,我在文章里说了:崂山茶整个行业要生存下去,必须扩大规模和产量,否则只能继续萎缩,被市场淘汰。

但有一些网友说没必要,崂山茶就应该学西湖龙井、碧螺春,做小而美的茶叶,高端高端再高端,这样才能体现崂山茶的价值。

这种说法我不认同,如果崂山茶走“小而美”这条路,只有死路一条。

“小而美“,其中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小”,也就是产量少;一个是“美”,也就是品质高。

其实还暗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价格高。因为高品质意味着高成本,但产量低,为了生存和利润只能拼命抬高价格。低价,无法同时满足低产量和高品质兼顾的问题,要做到“薄利多销”的对立面——厚利低销。

不光是茶叶,但凡“小而美”的产品都具有这“一少两高”三个特征:量少,品质高,价格高。比如说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德国利勃海尔的奢侈品冰箱。

具体到茶叶上,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西湖龙井,一个是碧螺春。这两种茶以稀少闻名于世,价格和利润也是够高的,根据《2021中国区域茶叶品牌价值研究报告》统计,碧螺春单位销量品牌收益,竟然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2275.67元/公斤,全国排名第一,西湖龙井是924.53元/公斤,排第三。

卖一斤茶能挣这么多,让人羡慕得要死,相比之下,崂山茶的单位销量品牌收益只79.9.元,还不及人家一个零头,不过好歹全国还能排进前20。

为什么西湖龙井们能做到,全国其他的茶做不到呢?

很简单,需求。要做这个小而美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对这个茶叶的需求量必须足够大,而且需求稳定,不会因为竞品的入侵导致需求减少,这样才能保持高价。

你要拿西湖龙井、碧螺春、正品大红袍等,当崂山茶小而美的学习案例,这就犯了两个错,一个是幸存者偏差,一个是倒果为因。

先说倒果为因。人家成功并不是因为产量小,而是人家名头太大,历代帝王的光环加持,再加上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宣传,早已经做到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直到现在还不断有影视文学作品捧脚抬轿子,导致全国有钱人都在疯抢,都是提前去正牌产地的茶农家里直接预定,行货根本不在市面上流通,就这还得拼关系,茶叶下来了直接带走,这价格能下来吗?所以人家可以活得很滋润,挣得多。

是因为人家名气大牌子响,才可以这么玩,而不是因为产量少才有名气。这就叫倒果为因,那些世界500强的著名企业,如GE(通用电气)、IBM、AT&T,不是因为用了缩写才成功的的,而是因为人家先成功了,足够有名,才敢用缩写,最开始的时候都老老实实地写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AT&T),你一个新企业非要跟人家学,名字谁也记不住,会被别人骂神经病。

换句话说,要搞小而美,你茶叶的牌子必须够大够响,让消费者想得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好不容易抢到了,拿出去给朋友显摆,喝的时候朋友激动得手都哆嗦,那才行

这样可以在保持一个较小的产量的情况下,舒舒服服地活着。

那些没这个名气想这么玩的茶,都死得差不多了,就比如各省的一些历史名茶,要不消失了,要不现在苟延残喘,剩下碧螺春等几个成功的,就是幸存者偏差。

不过请各位看官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小而美”的名茶真的小吗?

不,现在几乎所有能立得住的名茶,都是这种模式:核心产区+外围产区。

核心产区的产量是低,价格也高,但是外围产区的量很大,也便宜,可以满足全国绝大部分茶友的需求,因为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喝到这个品牌的茶,才能增加或维持住原本的需求,如果别人连这个茶什么味都不知道,那么时间一长把他的胃口吊没了,别的名茶媚眼一抛,说“客官来,咱这有,过来耍耍”,人家就上了别人的香船了。

我举个实例,普洱茶。

普洱茶20年前那是作为“边销茶”存在的,量不少,但没什么名气,价格也便宜,但是为何现在炙手可热?动不动就卖个几十万上百万一件?

首先是人家通过一系列炒作手段,比如马帮送贡茶进京,弄得全国人尽皆知,打开了局面。但是普洱茶的产量一直以来都非常大的,整个云南都能产,普通的普洱花几个钱就能喝到,这就是外围产区的产品,大部分茶友喝的都是普通普洱。可小而美怎么玩呢?简单,划定产区啊,比如冰岛、班章等几个山头的茶,就是好就是贵,再找几个古树王,这价格不就上来了?当然普洱因为有越陈越好的特性,具有收藏价值,还可以通过划年头,生产批次等手段做小而美。

可小而美的存在,是建立在云南十几万吨普通普洱的基础上来的。

普洱的过度炒作咱们不能学,不过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里存活下来,就是这个思路,所有能立得住的名茶,都是利用外围产区的量尽可能扩大市场需求,然后才通过限制核心产区抬价格。

大家仔细想想,你在网上线下买的西湖龙井、金骏眉、大红袍、正山小种、牛栏坑肉桂都是核心产区的吗,基本没这个可能性,都是外围产区的,但品质味道类似,品质越接近核心产区越贵,直到把你勾引到“我这次豁出去了,就要花血本买点正品试试“的程度,你要连外围产区的茶都喝不着,那还会对这个茶感兴趣吗?

这就是核心产区+外围产区的模式,先用外围产区把盘子做大,然后重点打造核心区高端茶。

对于那些有名气的茶叶,核心产区是一定会出现的。因为一旦把牌子做到这个高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饮品,而是变成一种符号,一种体现身份地位的价值符号,所以它必须少,而且价格要高,跟茅台是一个意思。

再强调一次,外围产区打开需求和销路,核心产区提高调性赚高价。

但不同时期的茶,核心产区和外围产区形成的时间是不同的,历史名茶都是先有核心产区,然后扩展到外围产区,比如西湖龙井的杭州周边产区,正山小种的正山和外山。但新崛起的名茶,往往是先有外围产区,打出名声去之后,再寻找核心产区,比如普洱,反正都要做大自己的盘子。

如果盘子做不大,需求只会逐渐萎缩,生存越发困难。我举个反例,中国十大名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的名气,不用我说了吧?1915年巴拿马版本的中国十大名茶和1959年版本的全国十大名茶中都有它。清代作为贡茶,“每岁贡18斤”。在1955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而且还曾在1972年作为接待外国元首的指定用茶,是国礼茶的存在。

君山银针

可以说,君山银针是执全国黄茶大类之牛耳者。这里提一下,君山银针是一茶两类,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在绿茶和黄茶两个品类来回变,包括现在也是一样,但出名是因为黄茶。

但在2005年之前,相对于其他十大名茶,君山银针的发展非常不好,影响力仅限于其产地岳阳和周边地区,其他地方连影也见不到,就不说真茶,就连岳阳其他地区产的“君山银针”也很少见到,其品牌最主要的经营者——岳阳市茶叶公司一直生意不好,欠了一屁股债,连更新茶树的钱都没有了,更别说给君山银针打牌子了,导致君山银针品质进一步下滑,逐渐被顾客遗忘。这是正常的,喝不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少,总体需求肯定要下降的。再加上市场越发混乱,连个制茶标准都没能统一,外地冒充茶以次充好,又让很多人上当受骗,从此开始疏远这个茶。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君山银针的产地太小了,君山银针产自岳阳洞庭湖的君山岛上,这个岛有多大?0.96平方公里,茶园面积鼎盛时期也仅有470亩,一般维持在300亩左右,产茶大概就在3000公斤浮动。

也就是核心产区小,寻常人的需求满足不了。

君山银针的名气是大,但因为黄茶是个小众品类,本来就不吃香,全国的需求少,知名度跟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头部品牌相比,差的还是比较大的,品牌在全国叫不响,只能逐渐萎缩,从全国性的历史名茶退化为地区名茶,什么‘“没落的十大名茶”,”被遗忘的贵族“这类话就出来了。

那时候安化黑茶还没起来,君山银针作为湖南众多茶叶中的头牌,竟然发展成这个样子,湖南省最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湖南省茶叶有限公司在2004年斥资800万买下了“君山”这个商标,成立了湖南君山银针茶叶公司,并于第二年买下了君山岛茶园的经营权,开始直接下场运作君山银针。05年省政府把君山银针品牌开发项目列入《全省农业十大标志性项目》,而且是重点项目,就是要下大力气挽回君山银针这个历史名茶。

因为涉及“君山银针”这个历史名茶品牌转为企业品牌,也就是公共品牌转成私有品牌的问题,当时争议极大,过程并非我写的两句话这么简单,而是各方势力都在斗法,最终的结果自然把当地众多茶商气得上蹿下跳。

不管怎么说,君山银针有了湖南省茶叶有限公司这个茶叶巨无霸的扶持,这才开始起死回生,首先做的就是扩大茶园面积,把茶园扩展到和君山岛气候环境差不多的周边地区,从核心产区到外围产区,并玩命提高亩产。然后构建销售渠道,在全国其他城市开设专卖店,甚至在国外11个国家也设了销售网点,开始做出口。然后开始在博览会、农博会上彰显身价,成交金额在2万多一公斤。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经过运作,君山银针与西湖龙井、四川竹叶青被外交和商务部作为国礼茶送给了俄罗斯总统普金。君山银针还积极参加各种评茶比赛,全国的奖项又拿了不少。

不过,在全国黄茶品类集体衰退的情况下,君山银针发展到今天应该只做到了继续活着,而不是大步向前,没办法,这是总体市场需求下降决定的。

商场如战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连如此有名的茶都不得不做大盘子,拼命搞大需求,崂山茶是个什么情况,就这么点产量,别说出了山东没几个人知道,就连山东很多城市的人也不知道。一共就那么些人喝,而且面对的是普洱、白茶、红茶和日照绿茶等其他茶叶的竞争,需求量是连年下降的,要玩小而美一定是死。最终的结果就是,崂山茶被市场淘汰,成为农民自己种自己喝的“庄户耍”。

如果崂山茶的需求进一步下降,会导致什么结果?

先从茶农的角度来说,这会让崂山的茶农收入持续下降,从而降低种茶的积极性,更要命的是会降低崂山茶的品质。

崂山绝大部分的茶农都是出售鲜叶给茶厂和茶商,鲜叶的价格是怎么决定的呢,定价机制是根据每天的需求量来的,也就是说看茶商与茶商之间的价格博弈。今天收茶的茶商多,他们之间互相叫价,茶农会把茶叶卖给出价高的茶商或者茶厂,如果你出价低了,茶农会卖给别人。

今天四月初最早的崂山茶,山里产区的黄金芽,一斤鲜叶竟然卖出了400元的天价,就是这个价格博弈的结果。今天冬天特别冷,零下十几度,冻死了不少茶树,茶叶产量比往年低,抢的人多了,这价格就叫上去了。

这就是最基本的供求关系。

那么如果市场上对崂山茶的需求变小,收茶的茶商和茶厂越来越少,那他们会玩命压低鲜叶的收购价格,茶农的收入也会下降,这又导致一个问题,他们会尽量压低种茶成本,那这样的话崂山茶的品质就会下降,品质下降导致消费者不满意,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少,一个恶性循环诞生了。

那么第二就是从茶商的角度,崂山茶的市场规模缩小,会导致3个结果:1,卖真茶的越来越少 ;2、以次充好 ;3、售价越来越高。

需求量少了,买崂山茶的人也少了,一年卖不出这个数怎么办?你只能有3条路,1卖假崂山茶,因为假的成本低,利润高,一斤茶平均挣100是不难的,但你要卖真崂山茶就很难,另外还可以压低价格,提高销量。2、卖真的可以,但要以次充好,把晚一点的茶叶当几百元小一千的早春茶卖,挣多点。3、前面两条路你都不走,就是要卖真的好的崂山茶,你又卖不了这么多茶,那只能抬高售价要高利润,但这是最难的,因为市场对于价格是最敏感的,市场平均价是大部分人卖的便宜,我卖的高,我这是作死。所以一般只能走前两条路,作假或者是以次充好。

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假崂山茶如此泛滥的原因所在,一开始有一部分人想挣钱,动了歪脑筋,用南方茶把价格打下来了,后来其他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跟进,这就叫劣币驱逐良币。

其实过去不这样,这种局面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从05年南方茶大量进入青岛市场,冒充崂山茶开始的,南方茶因为价格低,品质还可以,抢夺了大部分真崂山茶的市场需求,才导致今天这个局面。

我文章的评论里,很多人说崂山茶卖高价,但味道差,大失所望,其实相当多的人是上当了,被人宰了,他们这么说,不能怪人家。

需求量降低是最要命的,就连品牌大厂都扛不住,《问政青岛》节目里说我们崂山茶的龙头企业的所有外地专卖店全部撤摊,这就是个例子。连茶农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怎么高端?

所以今后崂山茶肯定要做两件事,一个是扩大产量,这样才能有财力去打品牌,拼命提高市场需求。另一个是提升茶叶品质,让崂山茶和其他地方的茶在品质上有明显区别,降低识茶认茶的成本。这样崂山茶才能重新崛起,茶农的日子才能好过起来。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资讯

崂山茶做“小而美”是死路一条,05年前的君山银针就是例子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讲了讲崂山茶发展到现在遇到的一些困难。就是《问政青岛》节目里说的那点事——崂山茶全国排名一降再降的问题。我这篇文章全网一共几个有4万多点击量,几百条评论,我都一一看了,我在文章里说了:崂山茶整个行业要生存下去,必须

君山银针是什么茶?如何分辨和冲泡君山银针?

最早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的茗茶之一君山银针,是极具特性的一款茶,其形状如银针般紧致均匀,周身披满白毫,茶芽内呈金黄色,被雅称为“金镶玉”,由此可见其外观靓丽,精致高雅。 君山银针茶早在唐朝时期就声名远播,历史悠久。相传文成公主出嫁时特

君山银针黄茶价格表,多少钱可以买到君山银针黄茶?

茶叶的价格,一般得看茶叶出产时节、年份、产地、品牌、包装等等因素,君山银针也不例外。君山银针茶,产自湖南岳阳洞庭湖的君山,便宜的君山银针茶一斤200块,甚至更低的价格也可以买到;但要是追求正宗、高端的君山银针茶品牌,像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

如何鉴别君山银针以及君山银针的冲泡方法

喝过君山银针的茶友,想必对其肥壮的芽头、嫩黄的色泽印象深刻。有着“金镶玉”之称的君山银针,如何辨别其品质的优劣呢?今天小编就从黄茶的制作工艺说起,教大家如何辨识君山银针的好坏。君山银针的冲泡方法1、温杯取开水壶,往透明玻璃杯中冲入约占杯容量

同样都叫“银针”,白毫银针与君山银针有什么区别?知道的人很少

茶禅一味 道德一源茶养道—专业专注茶饮禅养之道文:送炭老翁(space97)白毫银针当有人跟你兴致勃勃地谈论武夷红茶如何的好时,他可能说的其实是大红袍;大红袍本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正是因为名字有“红”所以才会让一部分人误认为是红茶类。类似

茶叶榜|“君山”君山银针(2016)综合评分8.7

本款茶综合评分8.7,茶语网综合评分排名第511名。这是一款纯芽头制作,工艺较好的黄芽。香气以豆花香为主、微带毫香,汤感有厚度,茶汤鲜爽甜润有回甘,滋味较好,饮后生津。部分芽垂于茶汤中,水与芽相互辉映。作为一款芽茶,能冲至五泡才显水味,可见

2018中国开茶节•君山站:全国招募20位粉丝品开春第一口君山银针

岳阳•君山站黄叶黄汤,喝出健康相约君山岛,茶人粉丝集聚湖南岳阳产茶历史久远,当地茶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尤以君山银针为最,因此,被称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黄茶”。岳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著名的洞庭湖中有一座面积不足100公

中外茶商会聚岳阳君山热捧君山银针

李方爱会见济南茶企茶商代表岳阳广电全媒体讯 (特约记者刘衍清)3月30日,分别来自北京、济南、长沙和美国的进出口茶企茶商一行20多人登上岳阳君山岛,迎来了"追逐春天的第一杯黄茶“高端黄茶定制活动的又一拨高潮。君山茶场场长苏小伟给美国茶商介绍

岳阳君山岛的特产君山银针怎么样?如何冲泡?

君山岛,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位于岳阳市境内,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岳阳君山岛的特

岳阳君山岛上君山银针茶全面开采预计增产10%

岳阳广电全媒体中央厨房讯 (特约记者/刘志恒 刘衍清)继3月7日局部茶园开采之后,3月14日,享誉中外的君山银针茶在君山岛全面开采,比往年提前3到5天。 君山银针为中国十大名茶,又称中国黄茶之冠,采摘时间和采摘标准要求极其严格。为了不误季节

白毫银针与君山银针有什么区别?

福鼎生产各种各样的茶。当地人知道白毫银针的名字,但他们不知道白茶。陈兴华介绍,计划经济时代,福鼎白茶95%通过外贸渠道销往欧美。改革开放后,福鼎白茶仍以出口为主。白毫银针它产于福建福鼎。福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福鼎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

白毫银针君山银针有什么区别大家知道吗?

白茶寿眉的价格是多少寿眉茶又称粗茶,主要是由于寿眉茶采摘较晚,一般由一芽三片或四片或五片叶子制成,或者是开面茶或粗老茶,所以寿眉茶的产量基本上占福鼎白茶的一半。由于产量高,寿眉的价格远低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茶。寿眉白茶的价格不能自行决定,而是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是同一种茶吗?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都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很多人不知道君山银针与白毫银针是不是同一种茶品,其君山银针是属于黄茶,而白毫银针属于白茶,两者虽然名字上区别不大,却是两种不同的茶。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

黄茶|黄芽茶君山银针--根根银针被文人谓之为‘雨后春笋

君山银针君山银针的色香味形俱佳,世称“四美”。芽头茁壮挺直,大小长短均匀,白毫完整鲜亮,芽头色泽金黄,故名银针,享有“金镶玉”之美称。君山银针的工序分类为揉捻后闷黄。君山银针的历史君山银针在唐代就已生产、出名,因茶叶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的三大区别

不少茶友都喝过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但是关于这两款银针的区别,很多茶友却说不上来。今天小茶就这两款银针的区别给茶友们做个简单的介绍。1、外形区别君山银针的原料选取茶叶的芽头,所以叶片上会有种布满毫毛的感觉,色泽看起来较为鲜亮。而白毫银针的原料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圣女果种植网澳大利亚旅游网猫粮品牌网高空跳伞运动网北海旅游网美容整形网黑貂泳镜海外移民资讯网天文学知识大全华为手机评测网今日潍坊TCL冰箱评测网奥斯陆旅游网伏特加品牌网中山新闻爆料网
青岛旅游网-青岛自助游攻略、青岛自由行攻略、青岛旅游必去十大景点、青岛旅游攻略必去景点、青岛十大网红打卡地、青岛必去五大景点、青岛自由行详细攻略。
青岛旅游网 shizicangpin.cn ©2022-2028版权所有